炮楼作为固定防御建筑,其核心战斗依赖重型火炮和机枪塔,能对步兵、坦克及空中单位造成显著伤害。攻击炮楼需优先破坏其火力支撑点,推荐使用射程超过炮楼的远程单位如榴弹炮、攻城炮或火箭炮,同时需配备侦察单位提供视野支持。战略上应避免步兵正面强攻,选择从侧翼或后方包抄以减少损失。
炮楼的防护结构决定了常规轻武器难以有效穿透,因此重型装甲单位如虎式坦克或突击炮是突破防线的关键。自行火炮凭借高爆弹可对炮楼墙体造成持续性破坏,而喀秋莎火箭炮的覆盖式打击能压制其机枪塔火力。需注意炮兵单位需在森林或掩体后部署以保留攻击加成,同时避免被炮楼的反击火力集中消灭。
空军单位在对抗炮楼时具有独特优势,尤其是轰炸机群可无视地形实施精准打击。但需提前清除敌方防空炮或战斗机干扰,否则轰炸机易受拦截。若缺乏制空权,可改用龙卷风火箭炮进行远程火力压制,其射程和溅射伤害能有效削弱炮楼耐久度。陆军推进时建议采用拆塔优先原则,集中火力逐个击破炮楼周边防御设施。
后期战斗中,建议将攻城武器与减防策略组合使用,例如偷袭阵地策略可降低炮楼40%防御。科技方面优先升级穿甲弹和爆破技术,同时确保后勤补给线畅通。若遭遇多重炮楼联防,需采用分批次诱敌战术,先以轻型单位吸引火力,再派主力部队定点清除。最终占领炮楼区域后,应立即修复工事并部署防空体系以防敌方反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