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原级驱逐舰是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具有多功能定位的中小型舰船,分为战术型和载机型两种子型号。战术型搭载维修无人机和防空无人机系统,主武器为三组通用火炮,单发伤害25,冷却时间4秒,虽然火力表现一般但具备独特的战场维修能力。其核心策略紧急维修能在血量低于20%时召回无人机进行双倍维修量自愈,持续40秒,每场战斗仅触发一次,显著提升了生存能力。
载机型则移除了维修功能,转而配备中型舰载机库,可搭载两组中型或轻型战机,并自带提升载机15%命中率和10%闪避率的通信系统。武器系统在基础火炮外增加单发150伤害的鱼雷发射器,冷却15秒,优先攻击小型目标。该型号策略改为机动规避,低血量时提升40%闪避率,同样持续40秒。相比同类载机驱逐舰,苔原载机型对舰载机的强化效果更为突出,但需要投入更多技术点进行系统优化。
从战术定位来看,战术型更适合编入需要持续作战的舰队,其维修能力经过两次强化后总量可达20%,但实际运用中需注意防空无人机的索敌机制存在不确定性。载机型则侧重航空作战协同,虽然基础速度较低且占用人口略多,但通过载机系统的完整强化能显著提升舰载机作战效率,尤其在同类战机对抗时优势更为明显。
关于技术点分配,战术型建议优先强化维修量和无人机返回冷却,其次考虑生存属性;载机型则需优先投资载机伤害、锁定速度和闪避加成。两种型号的能量护盾初始仅2%,满强化后可提升至12%,装甲属性在驱逐舰中处于中等水平,这要求指挥官在编队时需合理搭配防护型舰船。
综合评估显示,苔原级并非性能均衡的通用舰种,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特殊功能的专精化表现上。战术型的维修效率在特定战斗环境下能改变战局节奏,而载机型对航空单位的加成效能使其成为舰载机编队的重要组件。该舰船的性能发挥高度依赖技术点投入和舰队搭配策略,需要指挥官根据实际战况进行针对性部署。